动态度独立音乐厂牌

Avatar以积极自主的态度去实践的最多的行动,在多元的活动里寻找正面的互动,让活动的成果能在社会上自由地流动,化被动为主动。

聆听那深邃的静谧之眼

记得好几年前和SHYO的相识,是因为在网上谈论着彼此喜欢的迷幻音乐。他的个人乐队名字静谧之眼给了我深刻印象和莫名好感。之后听了他个人或和朋友合作的作品,惊喜竟带着早期4ADMojave 3的味道,这都是本地中文独音里较为罕见的风格。这回难得地和神秘低调的他畅聊一番,并尝试从中窥探他情感细腻的音乐世界。

1) 您好,可否先先简单介绍自己?
您好,我是SHYO,来自半岛东海岸的一个小城市。从小就生长在一个几乎接触不到非主流音乐的环境,但我对音乐很执着,渴望从主流音乐中得到解放。我不得不承认我的个性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一直向往平淡生活,却不断地在追寻平凡以外的不平凡。
在某个程度上,我是个音乐至上的人。当然,除了音乐之外,令我感兴趣的事情还有很多。在创作音乐之前,我画画,写作,创作短剧。我非常注重视觉和意境,我把我所看到的所体会的转移到音乐创作里面。就像一个记录员,脑海里的画面来了,我就用我的感觉把它记录成音乐、文字或是设计。

2) 静谧之眼这名字有什么特别含义?

静谧之眼这名字灵感取自cocteau twins的歌曲tranquil eye。我觉得静谧之眼这个名字很适合诠释我的音乐,就像寂静中泛起的一点涟漪。

3) 请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音乐。

在平静中让人窒息的悲哀小品。我是这么认为的,我的音乐在平淡中隐隐约约散发着淡淡的忧愁,没有主流化的旋律,没有大喜大怒,只有那耐人寻味的意境。

4) 关于你的音乐历程。

小时候的我很喜欢唱歌,也不在乎是否唱得好,兴起了就唱。小学的时候姐姐是学校乐队里的指挥,我不懂得乐器,所以加入了学校歌咏队。我一直以来都没有很好的嗓子,加入歌咏队后被老师安排唱第二部低音和音部分。唱着唱着,我就爱上了唱歌,而且对和音部分很着迷。推崇和音多过主音。

那时候碰巧是王菲从美国回来转型时期。我很记得一直酷爱王菲歌曲的姐姐们听到「胡思乱想」专辑后的反应,她们说王菲走火入魔了,唱歌像在诵经一样。但是对我来说她的「胡思乱想」专辑对我启发很大,尤其那多重合音部分更叫我陶醉。当时我不知道这些音乐是什么类型,但是心中却有了新的指标,我很清楚知道,这些就是我喜欢的音乐类型。

从王菲的歌曲我开始接触到很多很棒的创作乐队,也启发了我对音乐的奇想。对当时一个没有上过音乐课,没有擅长乐器的小城市男孩来说,创作是一件突发奇想的事,更何况是创作非主流音乐。

那时候没有网络,在主流当道的那个年代要在小城市接触非主流音乐是非常难的。我透过临近的一家唱片行订购了不少唱片,才得以接触了这些好音乐。当时我听的是the cranberries, bjork, tori amos 和 Cocteau twins。她们都是我最早接触的非主流音乐,对我的创作潜在着很深的影响。

我第一首创作是在15岁时为教会作的。虽然歌曲最后没有正式演出,但却为我往后的创作生涯踏出了实验性的第一步。早期的创作比较接近音乐小品,题材都很生活化。由于我没有音乐背景也没有擅长的乐器,那时候的创作几乎都是靠哼唱方式记录下来的。我喜欢浅唱低吟的方式去诠释我的歌曲,就像在诉说着一段一段的短篇故事。

2000年我的创作在形体上可说是有了很大的改变。我尝试在早期的作品里采用大量的和音。我的浅唱低吟在大量和音的衬托下,意外地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我就开始了创作带有梦幻元素的作品。「潮涨」和「鱼」是这个时期最早的创作。

直到2001年,认识了一个玩古典吉他的朋友,和他合作了大约10首歌。这些作品里融合了我们两人不同的风格。「你睡着了吗」就是当时的作品之一,也是到现在我非常喜欢的作品。后来,我又慢慢地回到小品创作。当时的风格多是以类似民谣风的简单旋律为主,减少了和音部分,却添加了几分灰暗。那时候的作品好像「在他离开的那个早上」,「他从午睡中醒过来」和「俘虏」等等这些简单的旋律背后都散发着淡淡的忧愁。这时期的音乐对我接下来的创作影响蛮深,可以说是我现在创作的雏形。

在这期间我在大学里创作我的第一个音乐剧「Amelia」。虽然只是一出25分钟的短剧,却让我爱上了音乐剧创作。在这个音乐剧里我做了5首歌,两只背景音乐。继「Amelia」过后,我又为另一个状况短剧作了两首歌曲。能够做和风格不同的音乐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

近这两年的创作在曲风方面有稍微的转变,开始着手比较多元化的音乐。在2007年的「HUNTER」、2008 的「PULSE」和「离开地球」可以看到和之前的创作有微妙不同之处。去年也作了第一首马来歌曲「takdir」。

从早期的创作一路走到现在,我一直坚持着自己的风格。对很多人来说,我的音乐很沉闷,对我来说这是我音乐的特征。我坚信个人风格就是音乐的灵魂,没有了个人风格,音乐就只剩下旋律的结构,不能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谈谈你是怎样开始这些创作的。那些缥缈空灵的作品有些什么样的创作背景?

通常都是在脑子里先有画面,接着才有音乐和文字。那些缥缈空灵的作品可以说是我内心的缩影,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渴望得到梦幻的慰籍,在多愁善感的情感中夹杂着理性的清醒。就是这些音乐最初的原型。

6) 平日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随性。我喜欢随性的生活,也很重视休闲品质。工作以外的时间我几乎都是呆在家里,听听音乐,弄弄我的水族箱,上网,看电视。有时间我喜欢到野外去走走看看。

7) 作品都是你一个人独立完成的?

作品除了2001年和朋友完成的那10首歌外,其他的全是自己独立完成的。最近也开始有一些合作的作品,希望可以继续把不同的元素融合一起创造出新的音乐。

8) 通常你是从什么地方得到创作灵感?

我的灵感来源很多,大部分来自生活。每天接触的人和事物,都会勾起我创作的欲望。我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喜欢用音乐来记录我的生活。对我来说,我每个创作,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小故事,所以偶尔拿出来弹弹唱唱之前做的歌曲,会让我想起当时的心情,很不错的感觉。

9) 有哪些人是影响你音乐的?

最早影响我的是90年代转型时期的王菲,从她的音乐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从而接触到更多很棒的欧洲音乐。最初接触的欧洲乐队是the cranberries,那是在我11岁的时候,接着才慢慢地接触其他歌手。影响我最深的要算是cocteau twins了,听了10多年了,现在每天还在听。还有tori amos,bjork,早期的陈珊妮等等,对我早期的创作影响都很深。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我很喜欢的歌手不能在这里一一列出。

10) 作品有些什么讯息要传达给听众的?

每个人心里总会有无数个不同的自己,在嘶哑着,在争吵着,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借着我的音乐,我想让更多人去认知自己隐藏的一面。情绪不需要刻意地跟着音乐大起大落,只要细细地回味,随着自己的想象和感觉走,慢慢地你就会从音乐里找到自己。

11) 有打算做演出么?

其实一直都很喜欢在台上演出的感觉,但总觉得自己离专业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仍有许多改进的空间,所以暂时还没有演出的打算。希望在进修以后可以在台上展现比较专业的一面。

12) 未来有些什么计划?

在未来希望继续尝试不同的创作,也要继续努力进修。近期打算在创作里融入电音元素,不过还在研究中。

整理:迷幻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