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度独立音乐厂牌

Avatar以积极自主的态度去实践的最多的行动,在多元的活动里寻找正面的互动,让活动的成果能在社会上自由地流动,化被动为主动。

《价值》与《利益》的音乐哲学


艺术创作家的作品,是建造人与人之间沟通或认知的桥梁。
这位名为《The Venopian Solitude的女生,她原本是单人的音乐创作者,
以奇特表现音乐的方式发表她的卧室创作。
年轻的优势加上聪慧的触觉,放任的点子看似在她脑子里不断地激发。
当初大家认识她,是观看了她自制的网络视频,
能发现陪同她成长的事件或景物,都被利用在她的艺术创作之内,
而音符和歌唱,哪怕就是她最向往的一种喜好,
也是表现自我存在感的一个方式。

受到本地独立音乐组织《The Wknd》的青睐,赞助并发行她的首张细碟,
将她的创作整理制作后的效果惊为天人,
开始了《The Venopian Solitude》的音乐之旅。
现场演出的邀请汹涌而至,本地大型的音乐节也开始向她招手。
还记得在《无限发掘》画廊里的演出,
那应该是我们首次感受她如何将《The Venopian Solitude》的创作,
以现场方式歌唱并演奏,将想法上的精致,发挥得天衣无缝,完美无瑕。


今年年初,《Hikayat Perawan Majnun》的全大碟发行,
见证她正式签给本地一间独立唱片公司,另一阶段的开始。
此专辑就像是属于她的童话世界,以童话故事书的概念包装制作,
以多类编曲去营造无定向曲风的唱片,是音乐制作上的实验品。
为了完整呈现她的音乐,拟定了一组乐手团队,无论是录音或现场,
以达到音乐整体感的表现为主。

然而,悲哀的是,有时候,大家都混淆了。
上个月《The Venopian Solitude》的面子书上发生了一起,
“因为我的团队都是专业乐手所以音乐会举办单位该付应得演出费用”事件,
以下是笔者个人的见解:

我们都赞同,音乐应该赋予其价值,但若无法渗透“价值”的核心意义,
就轻而易举地跌进资本主义的深渊,弄巧反拙地失去对音乐的初心,
当“价值”变成了“利益”的时候,很容易就污染了音乐的纯美。
我们时常提及的“音乐价值”,
是听众在自愿的情形下,主动以金钱、时间或精神,
给予个别喜好的作品,一份支持和鼓励,
这是身为“音乐听众”对待音乐基本的责任,
这份价值,不一定是其作品的创作者,直接获益或对等拥有的回报;
反倒是助长着健康的循环现象,蓬勃了音乐场景,
那么一些非主流的少众音乐,自然不会让人误解为固步自封的孤独玩意。

而利益的意思,等同于“付出了多少,就应有多少的报酬”,
以金钱交换的体系去对待艺术或音乐这回事,
这种价值观的偏差,造就“为了维持生活而玩音乐”的观念诞生。
或者是利用音乐,得到其价值以外的任何益处,
若到达严重的地步,就是贪婪的拥有。
艺术的根源,是为地球创造资源而生,不因个人利益而灭。


简单而言,一位专业乐手,
将音乐才能演变成一份为了生活的工作,是绝对没错的事,
也为他们能时刻被音乐围绕而感到高兴;
但是在工作以外,纯碎以音乐本质去创作,
况且就是为了防抗音乐成为商业体制的工具,而存在的独立音乐,
又为何能自我矛盾的将两者混为一谈呢?
除非,她和她的音乐团队,已将《The Venopian Solitude》的现场演出,
也当成是一分工作去经营,但这已明显失去了独立音乐的核心价值。
我们是不应该以“有费用,就演出;无费用,不表演”的心态去看待,
一些以艺术性回馈人民的号召,或场景里薄弱但保守信念的独音平台。

无可否认,《The Venopian Solitude》的创作想法还是令人钦佩的,
以她源源不绝的天马行空,加上实力非凡的编曲班底,
相信不久的将来的一番作为,能让她实践她想抵达的目标;
只是,她的抱负能否与乐迷达到共识,就因人而异了。
祝福她和她的音乐团队,
相信大家都会拭目以待,他们日后的创作。

以下所有链接,会让我们更了解《The Venopian Solitude》:



文:Shane [2014年10月份,Mint杂志文章]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