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度独立音乐厂牌

Avatar以积极自主的态度去实践的最多的行动,在多元的活动里寻找正面的互动,让活动的成果能在社会上自由地流动,化被动为主动。

未來, 就在當下。 “火星日常”的梁基爵


从1997年开始,
认识梁基爵的音乐已不知觉将近二十年。
今年新加坡“华艺节”,
我们有幸到邻国观赏他的现场演出,
犹如完成了年少时小小的梦想,
也很高兴和他作了以下简单的采访,
让我们可进一步了解他现时的音乐状态。
这次演出名为《火星日常》,
是2013年于香港举办的其一概念性音乐会,
亦是近年最接近梁基爵音乐理念的第二部曲。


1. 先说说关于《触目》。
知道《触目》声音装置展览依然在香港进行着,想了解下当初是什么情形之下产生这个计划?
就如刚才所说的,我们做了很多演出,
那这次就想用另外一个方式去“表演音乐”,
就决定了用一个“展览”的形式。
其实《触目》会和一般人的展览很不一样,
因为它好像一个音乐的旅程,
它有着一个特定的过程,以及特定的次序,
带观众去听和体会不一样的东西,
观众必须经历这特定的旅程才算是完成,
就好像听完一首作品那样。
总括来说,就是利用不一样的形式去表演音乐。
而有了这样的构思,
然后再去找其他艺术单位合作,将此事形成。


2. 近年来,
看到你举办了《电紫兔克》和《火星日常》,
这两个强烈主题和内容的音乐会,
是否属于你一直以来心里想达到的音乐阶段?
严格来说,其实一直以来都有在做着,
只是近这几年就真的比较自己走出来,
真正去制作一些由我自己出发的东西,
那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在这三/五年里,
做回一些学术性的研究,
就开始对于这类演出方式有着充分背景的知识,
另外我觉得是机缘巧合吧。


3. 假如说世界即将毁灭,
但你只可以从地球带走一种乐器陪伴离开,
你会选哪一种乐器?或你会选择那一种声音,
为什么?
这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不可能只选出一种乐器。
若是声音,老实说如果你这样问我的话,
我会选“Silent(无声)
“无声”其实在音乐上面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如果只能有一种,那我宁愿选“无声”。


4. 平时你会听那一些音乐?
通常会以专研,或纯粹喜欢的方式去听?
以研究层面来说,那当然是,
可能还会更进阶的探索,
现在听和看的元素已不单只是音乐和声音,
例如:如何去表现声音,
声音可以和什么事物的结合,
而周遭的这些事物又如何与人类互动,
这都是我关心的东西。
那如果纯粹是音乐,我听太多类型了,
电子音乐会比较多,但也不一定;
对于我来说,我会听一些有趣的音乐。


5. 除了音乐,平时的你会做些什么?
可否有另一种除了音乐的嗜好?
没有的;
但其实我的音乐在现在这个阶段,
已不单单只是关于声音,
很多关于“互动科技”及“新媒体科技”,
会是我生活当中时常去研究和接触的东西,
那这些东西到后来其实已和音乐无关,
我就是被“它们”围绕着我的生活。


6. 接下来是否还有什么音乐计划可以向我们透露的?
香港的《触目》结束之后,
其实我们还没有一个特定的计划,
但是我应该会做一些关于新科技的实验,
看如何再将更多新的科技,
放在我的表演和音乐上,
我们会首先尝试多一些关于这类实验,
然后慢慢储存多一点这些技术,
才去进行下一个计划。

观赏关于《火星日常》的演出片段:

关于“华艺节”:
新加坡“华艺节”,
华人农历新年同步举行的年度节庆艺术节,
2003年首办,
呈献各艺术领域表现卓越的作品,
艺术家们以华人独特的思维,
透过作品进行表述,给予观众思考与诠释空间,
从中体会作品的意涵。

作为新加坡农历新年里,
一项重要的文化艺术活动,
无论是剧场演出、舞蹈、音乐,
或是视觉艺术等等,
都让大家可以饱尝多样化的艺术盛宴。


现场采访:Sh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