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及后摇,这在10年前已在彼岸盛行的流派,如今才以珊珊来迟的姿态席卷本土的音乐场景,在铁杆乐迷开始准备从舌根下放走之际,却察觉广大的群众开始为之感到趋之若骛。这本来没什么稀奇的,在时下说唱(HIP-HOP)艺人尚未有机会在MTV台鼓吹雄性沙文主义前,“说唱”也只不过是少数边缘青年用以体现街头艺术创作和抗衡主流价值观的小众玩意儿罢了。说白了,就是商业体制在操控,这是老话题,不再加以论述,是商业操作也罢,是品位提升也罢,问题的核心是如何让这波迟到的浪潮得以形成一股惊涛骇浪之势?
最直接的方式当然就是现场的震撼,至少在氛围的营造与情绪的渲染方面,“后摇”比其它的流派更容易俘虏人心。在典型的后摇乐队表演现场,一段美妙的旋律往往可以重复无数遍,却不会让听者生厌,这是乐评所谓的“重复就是力量”。EXPLOSIONSIN THE SKY(天空爆炸)便是诸多的后摇乐队中能巧妙与熟练的运用此结构的代表性乐团。当然,除了重复性的旋律,EITS也懂得如何在音乐架构的转折之下,以MOGWAI式的爆裂声响和吉它音墙制造“瞬间爆发”的威力与能量。
以上所描述的皆是“内行”们倒背如流的手段与伎俩,至于“外行”的到底要从何去体验这看似极度抽象的“音乐词汇”?或许可以从古典乐那里借鉴一些例子,假 设将古典乐幽雅与规范的气质抽掉,剩下情绪的部分,也许两者间就有可能进行“通婚”,但这联想似乎很难成立,因为在我们理解中的后摇应该是具有破格性和后 现代性的,它推崇的是去传统化、去既定化,音乐的主体性在这流派内是不存在的,更甭论那些公式化的形式与传统观念。
后摇的深邃不仅只是来自于那些低调唯美的音色,也不在于那些震撼人心的厚重音墙,在一首长达10分钟的后摇作品中,乐手用“激进主义”作为骨干而架起的音乐躯体,最终让你我都迷恋的也只不过像璀灿烟火般的短暂愉悦,而显然的,这种无从复制的体验也只来自于现场。
文章转载于扩音版图
0 评论:
发表评论